前沿研究 | 人参皂苷Rg1激活3D培养MSCs来源的新型人工纳米囊泡及其抗心肌缺血/再灌注损伤中的活性与机制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10-09
- 访问量:672
【概要描述】基于K8凯发国际生物3D微载体和4通道生物反应器的中药现代工程化路径探索。
前沿研究 | 人参皂苷Rg1激活3D培养MSCs来源的新型人工纳米囊泡及其抗心肌缺血/再灌注损伤中的活性与机制
【概要描述】基于K8凯发国际生物3D微载体和4通道生物反应器的中药现代工程化路径探索。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5-10-09
- 访问量:672
前言
心肌梗死(MI)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健康问题。现在,及时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是治疗急性MI的关键措施,但这一策略本身可能引发一种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(MI/RI)的病理现象。鉴于MI/RI的核心机制涉及复杂的氧化应激与炎症级联反应,针对这些关键通路开发精准疗法是突破治疗瓶颈的关键。
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春研究员/王婧宇副研究员团队在中西医结合纳米医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,其研究成果"Artificial Cell Derived Vesicles from Ginsenoside Rg1-Prim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Mitigate Oxidative Stress and DNA Damage in Myocardial Ischemic / Reperfusion Injury" 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Nano Research(中科院一区,影响因子9.0)。
该研究针对急性心梗治疗中关键难题—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(MI/RI),创新性地将中药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与现代纳米生物技术相融合,成功构建出一种高效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型纳米制剂:Rg1-ACDVs(人参皂苷Rg1诱导的人工细胞衍生囊泡)。
这一成果不仅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精准治疗带来全新方案,也为中药现代化转化、赋能再生医学给予了范式性案例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ciopen.com/article/10.26599/NR.2025.94907535
研究背景
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(MI/RI)作为急性心梗治疗中亟待攻克的难题,其核心机制与氧化应激及炎症级联反应紧密相关,最终会加剧心肌细胞死亡并诱发心力衰竭。尽管间充质基质细胞(MSCs)及其衍生物凭借出色的免疫调节、抗炎和组织修复潜能成为治疗领域的热点,但在临床应用中,仍受限于体内存活率低、靶向递送效率不足以及规模化生产困难等瓶颈。
本研究以传统中药人参(Panax ginseng)为出发点。人参自古就有 “百草之王” 的美誉,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其 “补气养血、强心安神”,尤其擅长调理心悸、虚脱、失眠、心痛等病症,是调养心血管系统的重要中药材。
研究团队采用来自K8凯发国际生物的3D TableTrix® 微载体和3D FloTrix® miniSPIN FLEX 4通道生物反应器进行3D细胞动态培养,这种先进的培养方式更贴近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微环境,能更好地维持 MSCs 的干细胞特性和生物学功能。
在此基础上,从人参中提取其代表性活性单体 —— Rg1,用于激活经 3D 培养的 MSCs。研究发现,这一中药单体能够显著增强 3D 培养的干细胞的增殖能力、抗氧化能力和 DNA 修复功能,为后续纳米囊泡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 Rg1 预处理 3D 培养的 MSCs 基础上,团队利用微孔陆续在挤压与超速离心技术,从中制备出人工细胞衍生囊泡(Rg1-ACDVs),并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。
研究设计
人参皂苷Rg1激活在3D生物反应器的微载体上培养的MSC,顺利获得膜挤压技术制备人工细胞衍生囊泡(ACDVs)。Rg1-ACDVs顺利获得减少氧化应激和DNA损伤,增强了对心肌缺血/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,凸显了中药和纳米工程在可扩展心脏治疗中的协同潜力。
研究内容
![]() |
人参皂苷 Rg1 可以促进 2D 培养和 3D生物反应器中 MSC 的增殖。▲(a)IncuCyte 结果显示,经 Rg1 处理的 2D 培养板中 MSC 密度变化。 ▲(b)3D 旋转生物反应器中微载体上 MSC 培养示意图。 ▲(c)钙黄绿素 和 PI 染色 3D 培养中 MSC 的生长情况。 ▲(d)3D 反应器中 MSC 数量变化。 ▲(e)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MSC 身份生物标志物未受不良影响。 ▲(f)RNA 测序显示,Rg1处理对MSC有显著影响。 ▲(g)KEGG 通路分析发现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细胞周期进程和 DNA 复制通路。 ▲(h)GSEA 证实 Rg1 治疗与 DNA 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标志性基因集正相关。 |
![]() |
与其他 MSC 衍生物相比,Rg1-ACDV 展现出独特特性。▲(a)为顺利获得挤压和梯度离心生产 ACDVs 的示意图。 ▲(b)TEM 图像呈现了 ACDV、Rg1-ACDV、EV 和 Rg1-EV 的形态。 ▲(c)NTA 显示了这四种物质的直径分布。 ▲(d)NTA 显示了Zeta 电位。 ▲(e)WB 检测 ACDV、Rg1-ACDV、EV、Rg1-EV 和 MSC 中 EV 标志物的表达情况。 ▲(f-g)对 ACDV、Rg1-ACDV 和 Rg1-EV 的 miRNA-Seq 分析显示:(f)维恩图呈现了组间的 DE-miRNA;(h)GO 术语富集情况以及(g)Rg1-ACDV 和 Rg1-EV 之间与 DE-miRNA 对应基因的 GSEA 分析结果。 ▲(i-k)对 ACDV、Rg1-ACDV、EV 和 Rg1-EV 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:(i)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 ACDV 和 EV 具有不同的蛋白质表达模式;(j)亚细胞定位以及(k)Rg1-ACDV 和 Rg1-EV 之间 DEG 对应基因的 KEGG 通路富集情况。 |
![]() |
Rg1-ACDVs 对 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表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。▲(a-b)利用AC16 和H9c2细胞摄取ACDVs。 ▲(c-d)在梯度浓度H2O2损伤 24 小时后使用 CCK-8 检测(c)AC16 和(d) H9c2 的相对细胞活力。 ▲(e-f)在H2O2损伤 24 小时并进行各种处理后使用 CCK-8 检测(e)AC16 和(f)H9c2 的细胞活力。 ▲(g-j)使用 IncuCyte 检测 24 小时H2O2损伤及不同处理后,AC16(g-h)以及H9c2(i-j)细胞生长情况。 |
![]() |
Rg1-ACDVs 在 MI/RI 大鼠模型中显示出治疗效果。▲(a)心肌注射 Rg1-ACDVs 治疗 MI/RI 的示意图。 ▲(b)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功能,随后分析大鼠的(c)LVEF 和(d)LVFS。 ▲(e-f)测量血浆中心肌损伤标志物(e)LDH 和(f)CK-MB 的水平。 ▲(g,h)H&E 染色。 ▲(i,j)Masson 染色。 ▲(k)TUNEL 染色显示心肌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。 |
![]() |
AC16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表明,Rg1-ACDVs处理后DNA损伤减少。▲(a-g)AC16细胞的mRNA-Seq分析:(a)火山图和(b)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鉴定出的DEG表达热图。Rg1-ACDVs和Rg1-EVs处理的AC16细胞的mRNA-Seq分析比较:(c)火山图、(d)GO term富集、(e)KEGG通路富集和(f)GSEA分析,突出显示与改善细胞周期和减少DNA损伤相关的通路。(g)代表性ROS标记物的FPKM。 ▲(h-i)H9c2 细胞和AC16 细胞Mito-Tracker 荧光图结果表明Rg1-ACDVs携带更多线粒体成分。 ▲(j-k)H9c2 细胞和AC16 细胞的 Mito-Tracker 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分析。 |
![]() |
Rg1-ACDVs 可在体内和体外降低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。▲(a-b)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(a)AC16 和(b)H9c2 细胞中的 ROS 水平。 ▲(b-d)AC16 和H9c2 细胞 MitoTracker 和 MitoSOX 染色的统计分析,表明 Rg1-ACDVs 处理后线粒体 ROS 降低。 ▲(e)大鼠心肌组织中 DHE 染色的代表性荧光图像,表明 Rg1-ACDVs 处理后 ROS 降低。 ▲(f-i)测量血浆中的 ROS 标志物(f)SOD、(g)CAT、(h)GSH 和(i)MDA 的水平,显示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和脂质过氧化降低。 |
![]() |
Rg1-ACDV 可减轻 DNA 损伤,保护心肌细胞免受 MI/RI 损伤。▲(a-c)H9c2 细胞中γ -H2AX 和8-OHdG 表达的代表性免疫荧光图像。 ▲(d-f)AC16 细胞中γ -H2AX 和8-OHdG 表达的代表性免疫荧光图像。 ▲(g)SD大鼠心肌组织中γ -H2AX 的代表性免疫组织化学图像。 |
研究结论
与传统未处理且采用常规培养的细胞取得的囊泡相比,Rg1-ACDVs 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:
1、更高产量:囊泡产出提升近10倍,利于规模化生产;
2、更强功能性:富含修复DNA损伤和调节氧化应激的蛋白质与miRNA;
3、更优生物效应:在细胞实验与动物模型中显著降低心肌损伤,提升心功能,减少梗死面积。
该研究顺利获得组学与功能实验分析,首次系统阐明了中药活性成分增强纳米囊泡治疗效能的作用原理,进一步揭示了Rg1-ACDVs的核心机制优势:
1、多组学赋能:Rg1促进干细胞表达多种DNA修复、细胞周期及抗氧化通路相关基因;
2、囊泡货载升级:相比未处理囊泡,Rg1-ACDVs中线粒体蛋白、核转录调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;
3、保护心肌:Rg1-ACDVs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内活性氧(ROS),减少DNA断裂标志物γ-H2A和8-OHdG表达,达到强力抗氧化和心肌保护效果。
这不仅揭示了中药单体能够以“细胞激活器”身份介入生物制剂功能构建,更确立了“本草—成分—细胞调控—功能递增”的中药现代工程化路径。未来,团队将进一步探索中药激活型囊泡的靶向递送方式,如心脏支架涂层或吸入式给药,为MI/RI等心血管重大疾病给予更精准、更高效的治疗选择。
这项成果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下“以现代科技激活传统智慧”的科研理念,以经典本草为起点,顺利获得现代技术实现治疗功能升级,为中医药参与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给予了可复制、可拓展的新路径,也彰显了中医药在再生医学时代的重要学科价值。
研究应用材料及设备
3D TableTrix® 微载体![]() |
① 更仿生:由数万颗弹性三维多孔微载体组成,孔隙率>90%,粒径大小可控于50-500μm区间, 均一度≤100μm,形成真正的3D仿生培养。② 资质全:该产品已取得2项CDE药用辅料资质,登记号为【F20200000496;F20210000003】,3项FDA原料药及药用辅料资质,登记号为【DMF:037798、035481;MF:29721】 ③ 易收获:特异性降解技术裂解微载体,收获相较于传统方式更高效更温和。 ④ 更安全:拥有权威组织出具的裂解残留检测、细胞毒性、热原反应、遗传毒性、体内免疫毒理学相关质量评价报告以及溶血性、皮下注射局部刺激性、主动全身过敏性、腹腔注射给药毒性等安全性评价报告。 ⑤ 易放大:顺利获得3D培养方式,结合K8凯发国际生物3D细胞智造平台全线产品可以实现全自动封闭式大规模细胞培养,实现千亿量级细胞收获。 ⑥ 更优质:顺利获得3D多孔可降解微载体+ 动态培养技术,进行三维培养,优势显著——培养细胞体积更小、迁徙能力更强,同时具备更卓越的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潜能。 |
3D FloTrix® miniSPIN FLEX
4通道生物反应器
|
① 超薄设计:超薄主机高度仅48mm,扁平化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培养箱空间利用率。 ② 不锈钢机身: 主机采用全不锈钢设计,易清洁好擦拭,满足洁净需求。 ③ 适配一次性反应瓶: 适配K8凯发国际生物自研透气内置叶轮一次性反应瓶。其中,搭配125/250ml透气内置叶轮一次性反应瓶,可在一台170L培养箱放置2台设备,实现共8个瓶位的培养体系。 ④ 同步关联: 开启关联功能,并结合配方工艺的使用,可将多个瓶位统一工艺模式,一键操作即可实现多瓶位同步启动/暂停/停止,高效完成对照试验。
各瓶位间也可任意关联操作,如:瓶位1、瓶位2、瓶位3使用工艺一关联,达到三个瓶位同步运行的效果。 ⑤ 工艺预设: 配备十种配方工艺和四种自定义工艺,共计两类步骤模式,满足多步骤、多循环工艺需求。
参数可修改,断电可保存,单步骤时间最高可达1000min,循环次数高达100次,操作便捷。 ⑥ 可编程工艺: 搅拌程序可编程、参数自定义。满足间速模式/双速模式/间恒速模式不同工艺需求,实现工艺条件的探索和优化。 ⑦ 双语系统: 系统支持中英文双语,一键切换,灵活便捷。 ⑧ 实时信息: 系统实时显示每个瓶位的工艺参数:时间、转速、工艺、步骤等。 |
通讯作者: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、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春。
通讯作者:北京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、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婧宇。
【关于K8凯发国际】
北京K8凯发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8年,由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,清华大学参股共建。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,并凭借此项技术荣登中国科协“科创中国”先导技术榜。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潜在独角兽企业,更取得国家科技部多项重点研发专项支持。
作为高质量三维细胞制造专家,K8凯发国际生物给予基于3D微载体的一站式定制化细胞规模化扩增整体解决方案,打造了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,实现规模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、密闭式的细胞药物及其衍生品生产制备,以此帮助全球客户建立最为先进的细胞药物生产线。在开创【百亿量级】干细胞制备工艺管线后,加速向【千亿量级】进发,致力于以3D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赋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,惠及更多患者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推荐新闻
拜访研讨 | 丹纳赫高级副总裁一行访问K8凯发国际生物,共话细胞治疗与规模化生产新未来
新品上市 | 3D FloTrix® vivaVIAL 细胞灌装系统
-
电话
- 服务热线400-012 6688
-
E-mail
- E-mailmarketing@youthvp.com
- TOP

京ICP备18061910号
